close

 

奧黛麗赫本的小檔案    Audrey Hepburn                        故事內容

出生: 一九二九年五月四日                                                第一章   戰火中的童年    
去世: 一九九三年一月二十日                                            第二章  從芭蕾舞者到女伶
身高: 五呎七吋 (170公分)                                                  第三章  好萊塢的新公主
體重: 110磅 (50公斤)
三圍: 32-20-35
髮色: 棕色                                                       

第一章  戰火中的童年

1929.
五月四號, 原名艾達· 凱瑟琳· 凡· 荷音斯塔·赫本勒斯頓 (Edda Kathleen van Heemstra Hepburn-Ruston) 的奧黛麗赫本在出生於比利時的布魯塞爾(Brussels)。 她的母親艾拉· 凡· 荷音斯塔 (Ella van Heemstra) 是荷蘭人, 父親約瑟夫 · 赫本· 勒斯頓 (Joseph Hepburn-Ruston).則是英國人。她有二個同母異父的哥哥: 大哥亞歷山大(Alexander) 和二哥伊恩 (Ian), 分別大她八歲和四歲。 因為父親的工作性質的關係, 赫本幼年時經常在英國和荷蘭二地旅行。

1934.
為了改變赫本過度內向的個性, 五歲的時候, 經由母親的安排, 赫本被送到英國一所可供住宿的學校念書。 到了假日時, 赫本便住在一個礦工的家庭裡, 以便學好英文和英國的生活習慣等。

1935.
赫本的父親忽然不告而別, 拋下他們一家人而自己前往英國了。這件事在赫本幼小的心靈上創下了很大的傷害。
在這同時, 赫本也開始上芭蕾的課程, 並隨團到布魯塞爾演出。這些經驗也是後來赫本一度曾經十分希望成為一名專業的芭蕾舞者的原因。

1938.
赫本的父母親正式離婚了。雖然約瑟夫(赫本的父親)在赫本的希望和要求下取得了探視權, 約瑟夫實際上並沒有來看她。

1939.
二次大戰繼續。艾拉(赫本的母親認為赫本回到荷蘭會比留在英國安全。於是讓赫本搬回荷蘭和他們在一起。於是此時已經習慣說英語的赫本又得拼命學荷語。

1940.
五月, 德軍進駐荷蘭的Arnhem(赫本和家人住的地方)。凡· 荷音斯塔 (Van Heemstra)家的財產被洗劫一空。

1941.
赫本進入 Arnhem School of Music, 開始真正地正式接受芭蕾舞課程的訓練, 一直到 1944 中。她並在這段時間成為老師心目中的得意門生。
然而食物短缺卻越來越嚴重了, 常常只得煮些野草充饑, 赫本和家人經常在饑寒中度過。

1942.
這是個悲慘的一年。赫本的五個舅舅因為支持荷蘭的反抗軍而遭納粹黨處決。赫本也親眼目睹城鎮上的青年被納粹軍槍殺的慘狀。赫本的大哥亞歷山大也為了不被德軍抓去而走避。才十三歲的赫本與母親只有投靠她的祖父巴朗 ·凡· 荷音斯塔 (Baron van Heemstra)。

1943.
雖然國家陷入戰火中, 赫本對音樂和舞蹈的熱愛卻有增無減。這段時間, 赫本除了經常在隱密的房間裡表演外, 她也和當時的許多小朋友一樣, 為反抗軍傳遞一些祕函。

1944
赫本的舞藝更精進了。她甚至開始一些私人的芭蕾舞教授, 以貼補家用。然而就在同年, 她也因為身體虛弱而停止舞蹈的學習。

1945.
此時, 十五歲的赫本已有一百六十八公分左右, 體重卻只有四十公斤。除了因為長期饑餓所造成的營養不良外, 她還患有氣喘、黃膽及其他的疾病。這樣的童年經歷影響到赫本後來的新陳代謝, 使她終生形體消瘦。
這一年, 赫本和母親搬到阿姆斯特丹, 並且開始和荷蘭知名的舞蹈家桑妮雅蓋斯凱爾( Sonia Gaskell) 習舞。雖然後來赫本已經無法支付學費, 桑妮雅仍讓她繼續學舞。

1946.
赫本成為桑妮雅的得意門生, 後來並曾在阿姆斯特丹的 Hortus Theatre 有過一場表演。一個評論家寫到赫本的演出時說:「雖說沒有最好的技巧, 她的潛力無限。」
這一年, 經由朋友的引荐, 赫本開始為一些攝影師擔任模特兒的工作。



Audrey-Hepburn-1.jpg

第二章   從芭蕾舞者到女伶


1948.
赫本和母親來到倫敦並作了短暫的停留。在這裡她通過著名的 Marie Lambert 芭蕾舞學校的甄試並獲得獎學金。然而因為籌不足學費, 只好暫緩入學的時間。
回到荷蘭後, 奧黛麗赫本通過試鏡, 在一部半紀錄片性質的荷蘭片 Nederlands in Zeven Lessen 裡扮演一個 KLM 航空公司的一名空職人員的小角色。這部電影被視為赫本的電影生涯的第一個作品。
之後, 赫本和母親再度回到倫敦, 以便回到芭蕾舞學校。為了幫助赫本, 母親艾拉曾做了許多卑微的工作。學校的 Lambert 女士也讓赫本乾脆住進她家。 總算暫時不必擔心吃住問題的赫本在這段長達六個月的時間內, 除了全心全意跳舞外也開始在週末時兼任模特兒的工作。
雖然十分希望能夠成為一名出色的專業舞蹈家, 十九歲的奧黛麗卻也逐漸地明白自己現在的年紀和過高的身高已經使她很難成為一名頂尖的舞者了。
這一年, 赫本和另外三十九個人擊敗其他一千名甄試者, 同時成為音樂劇 High Button Shoes 所需要的四十名合音演唱員。

1949 - 1950.
由於在 High Button Shoes 裡的表現受到注意, 赫本受邀繼續參加另一個音樂劇 Sauce Tartare 裡演出。這部舞台劇在倫敦的 Cambridge Theatre 四百三十七場的演出都相當成功, 赫本也一面上發聲和編舞的課程, 以精進自己的演出。
音樂劇 Sauce Tartare 的延續作品 Sauce Piquante 在 1950 年的四月推出。雖然賣座不及 Sauce Tartare 來的佳, 赫本的表現仍受到報章雜誌的注意。
一連串成功的演出使得赫本開始有機會在一些電影, 如 「野燕麥」( One Wild Oat )、「天堂笑語」(Laughter in Paradise)、「少婦故事」(Young Wives' Tale) 和 「械劫裝甲車」(The Lavender Hill Mob)裡出現, 雖然扮演的角色都並不重要。完成電影「械劫裝甲車」之後不久, 赫本結識了二十八歲, 經營卡車建造事業的英國富商之子詹姆士漢森 (James Hanson), 兩人不久開始相戀。

1951.
赫本終於在電影 「雙姝豔」(The Secret People) 裡首次扮演次要的角色。在這部影片裡, 赫本得以展現她在舞蹈方面的才華。
「雙姝豔」拍攝期間, 赫本繼續接下在電影 「蒙地卡羅寶寶」(Monte Carlo Baby) 裡的一個次要角色。
在 「蒙地卡羅寶寶」 的法國拍攝地點, 法國小說家 Colette 看到了奧黛麗赫本, 馬上認定赫本將是她的百老匯舞台劇 Gigi 裡的主角的最佳人選。 Colette 於是鼓吹赫本前往美國紐約參加 Gigi 的演出。
隨後不久, 赫本又順利通過導演威廉韋勒 (William Wyler)在倫敦舉行的試鏡, 膺選為即將拍攝的美國派拉蒙電影羅馬假期一片的女主角。二個合約在身的赫本, 首次沒有母親的陪同, 獨自的前往紐約。
這一年的十月, 舞台劇 Gigi 的彩排開始。赫本的表現卻不盡理想, 被安排更多的聲樂訓練。Gigi 正式開演後, 赫本的努力果然沒有白費, 雖然這部舞台劇本身所得到的評價不高, 赫本的表現卻得到眾多的肯定。Gigi 首演當天, 前來探訪的男友詹姆士漢森 (James Hanson) 正式向赫本求婚, 二人當場宣佈訂婚。



第三章 好萊塢的新公主
1952.
五月三十一日, 因為派拉蒙公司希望儘快開始電影「羅馬假期」的拍攝工作, 舞台劇 Gigi 提前結束了在紐約的表演。當晚, 赫本直飛羅馬展開工作。原本打算在電影開拍前結婚的赫本和漢森也因此而暫緩了他們的婚期。
「羅馬假期」的拍攝終於在九月完成, 回到美國的赫本又隨即開始了長達八個月的 GiGi 全美巡迴演出。期間赫本宣佈取消她和漢森的婚約。赫本表示:「我想, 我太愛我的工作了。」取消婚約後的赫本與漢森仍然維持朋友的關係。

1953.
八月, 「羅馬假期」正式在美國上映。除了影片本身所受到的好評外, 赫本也因本片從一個影壇新人一夜間大放異彩。她清秀典雅的臉孔瞬間同時出現在各大報章雜誌上, 著名的「赫本頭」也開始成為坊間少女們的流行髮型。
就在葛雷哥萊畢克 (Gregory Peck)為他自己和赫本主演的電影羅馬假期的首映所舉辦的宴會上, 赫本認識了她未來的先生 - 梅爾法利爾 (Mel Ferrer)。
雖然身兼演員/導演/作家三職的梅爾法利爾整整大了赫本十二歲, 也離過二次婚, 他的才華顯然深深地吸引著赫本。他們倆彼此都為對方留下了極好的印象。
因為「羅馬假期」的成功, 派拉蒙公司馬上和赫本再次簽約, 並為她量身訂作了下一部電影「龍鳳配」(Sabrina)。並於同年的九月在紐約長島開始了「龍鳳配」的拍攝。赫本也因這部片子而和當時在服裝界正展露頭角的年輕法國設計師 Hubert de Givenchy 結識, 開始了二人日後長達四十年的合作關係。
同時, 梅爾法利爾也送給赫本舞台劇 Ondine 的劇本, 看過後十分滿意的赫本便同意與梅爾聯袂演出。
這年的年底, 赫本的母親飛到紐約與赫本團聚。

1954.
二月十八日, 舞台劇 Ondine 首演, 佳評如潮。這時赫本也獲知她在「羅馬假期」裡的演出已得到奧斯卡金像獎的提名。
三月二十五日, 赫本以「羅馬假期」裡的安娜公主(Princess Anne)一角而贏得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三天後, 她以舞台劇 Ondine 裡的演出再奪下一座東尼獎(Tony Award)。
隨著 Ondine 的繼續演出, 赫本開始因為抽煙過度而身體不適。在醫生的建議下, 她在七月三日結束了演出, 並赴瑞士調養身體。
不久, 梅爾特地飛到瑞士向赫本正式求婚, 赫本欣然同意了, 雖然她的母親反對。
九月二十四日, 赫本與梅爾結婚了。 瑞士也從此成為赫本的家。
這一年的年底, 赫本很開心地發現自己懷孕了。

1955.
赫本再度以「龍鳳配」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女演員的提名。可惜敗給同時以「鄉下姑娘」(The County Girl) 入圍的葛莉斯凱麗 (Grace Kelly)。
同年三月, 赫本不幸流產。渴望有孩子的赫本十分的失望和悲傷。
這一年, 儘管有許多的工作機會, 堅持絕不讓事業影響家庭的赫本硬是推掉了所有必須離開她夫婿的演出邀請, 而接下了由她和夫婿梅爾同時演出的派拉蒙電影「戰爭與和平」。這部電影結果不但在評價上令人失望, 在票房方面的表現也不甚理想。
面對一波又一波湧進來的劇本, 赫本仍繼續推辭, 只接下了與佛列德艾斯塔 (Fred Astaire)合演的「甜姐兒」 (Funny Face)。

1956.
「甜姐兒」在好萊塢拍攝三個月後繼續轉到巴黎完成外景部份)。她的母親艾拉和夫婿梅爾也經常陪伴在側。
同年, 「甜姐兒」完成後的一個月, 赫本馬上開始了由她和長她足足二十八歲的男星蓋瑞古伯 (Gary Cooper) 聯手演出的「黃昏之戀 」的(Love in the Afternoon)。
此片在巴黎出外景的時期, 赫本則經常利用週末飛往法國南方探視正在法國執導 The Vintage 的梅爾。

1957.
一月, 赫本和夫婿合作NBC電視台的電視影片「魂斷梅耶林」 (Mayerling)。僅管這部影片當時曾獲得極高的收視率, NBC電視卻因為它的評價不佳而決定以後不再考慮任何由赫本和梅爾合作的拍片計畫, 梅爾本人也開始退居幕後, 專心於導演和製片的工作了。
為能夠陪伴當時在西班牙和墨西哥拍攝 The Sun Also Rises.的梅爾, 赫本之後又推掉了許多演出機會, 其中還包括著名的「安妮的日記 」(Diary of Ann Frank) 。童年時期活在戰火下的恐懼的陰影顯然讓赫本無法再去回憶這些痛苦的經驗。不過, 在夫婿梅爾的鼓勵下, 赫本倒是接演了「修女傳」(The Nun's Story)以及之後由梅爾執導的「綠廈」 (Green Mansions)。

1958.
「修女傳」先在羅馬的 Cinecitta Studios 開拍, 之後移師剛果(Congo)展開外景部分的拍攝工作。這段漫長而艱辛的拍攝過程, 讓嚴重脫水的赫本一度出現腎結石的現象。「修女傳」末期的收尾工作便在赫本欠佳的健康情況下, 斷斷續續地在在回到羅馬後完成了。這部在隔年(1959)的七月十八日上映的電影結果為華納電影創下新的賣座紀錄, 並榮獲八項奧斯卡金像獎的提名(包括赫本本身的最佳女演員提名)。
緊接著「修女傳」的完成, 赫本又開始了由梅爾執導的「綠廈」(Green Mansions) 的拍攝工作。在同年十一月完成的「綠廈」結果比「修女傳」先推出, 但卻慘遭既不叫座又不叫好的命運。這次, 矛頭又再度指向一向不被媒體喜愛的梅爾。
這時, 赫本又再度懷孕。

1959.
雖然希望能夠休息, 但為了履行之前簽下的片約, 赫本仍然開始了她的一部電影 - 恩怨情天 (The Unforgiven)的拍攝工作。期間赫本一度不慎從馬上跌下, 受到嚴重的摔傷並因此住院。經過將近一個月的調養, 赫本終於能夠繼續地將影片完成。
拍攝工作結束後, 尚在懷孕當中的赫本回到 Burgenstock 休息待產, 只是不幸地又再度流產, 情緒也陷入嚴重的低潮。
同年, 一心一意盼望能和梅爾共組家庭的赫本再度懷孕。 這次, 她推掉了所有的片邀, 包括著名的「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 及一部希區考克 (Alfred Hitchcock) 的電影, 只同意接下生產後才開拍的「第凡內早餐」。

1960.
一月十七日, 赫本在瑞士的 Lucerne 生下了他和梅爾的第一個(也是唯一的)孩子, 取名尚恩 赫本 法利爾 Sean Hepburn Ferrer。
同年九月, 赫本重回工作崗位, 開始在紐約拍攝電影「第凡內早餐」。為了能夠親自看顧寶寶, 赫本經常將小尚恩帶到片場。

1961.
十一月, 「第凡內早餐」在美國上映, 票房十分理想。雖然這部電影的原著小說的作者原本意屬由性感女星瑪麗蓮夢露 (Marilyn Monroe)擔綱, 然而赫本的表現不但得到許多影評的激賞, 她本人也因「第」片而第四度贏得奧斯卡金像獎的提名(雖然最後並未得獎)。
同年, 「雙姝怨」開拍。赫本再次努力尋求演技上的突破, 不過這部戲的整體卻被認為差強人意。


奧黛麗赫本的作品

羅馬假期  (Roman Holiday)  片名:羅馬假期 (Roman Holiday)一九五三年派拉蒙電影 導演: William Wyler 主演: 奧黛麗赫本、葛雷哥萊畢克 (Gregory Peck)、艾迪亞伯 (Eddie Albert)。 故事大綱: 厭倦充滿繁文縟節的皇室生活的安娜公主(赫本飾), 藉著出訪羅馬的機會偷偷出走一天而與一個無名的美國窮記者相識, 進而相戀的故事。 

龍鳳配 (Sabrina)
片名: 龍鳳配 (Sabrina)一九五四年派拉蒙電影 導演: Billy Wilder 主演: 奧黛麗赫本、亨佛萊鮑嘉 (Humphrey Bogart)、威廉荷頓 (William Holden)。 故事大綱: 一個私人司機的女兒 Sabrina(赫本飾)從巴黎的餐飲學校返家後, 欣然發現自己暗戀已久, 卻一直花名在外的雇主的次子(威廉荷頓飾)竟然對蛻變後的她展
     開猛烈的追求。 之後, 一向深思熟慮, 又存有門戶之見的哥哥(長子, 亨佛萊鮑嘉飾)為了阻止這段「不恰當」的戀情便跟著介入其中, 卻發現自己竟然也悄悄地
     愛上了Sabrina


戰爭與和平 (War and Peace) 片名: 戰爭與和平 (War and Peace)一九五六年派拉蒙電影 導演: King Vidor 主演: 奧黛麗赫本、梅爾法瑞爾 (Mel Ferrer)、亨利方達 (Henry Fonda)、維托瑞歐 (Vittorio Gassman)、梅布莉特 (May Britt)等人。 故事大綱: 改編自俄國文豪托爾斯泰作品。 


甜姐兒 (Funny Face) 片名: 甜姐兒 (Funny Face)一九五七年派拉蒙電影 導演: Stanley Donen 主演: 奧黛麗赫本、佛雷亞斯坦 (Fred Astaire)。 故事大綱: 一個在書店裡打工, 卻一心期待能赴巴黎學習哲學的喬(赫本飾),有一天被一位為雜誌尋找新面孔的攝影師(佛雷亞斯坦飾)發掘了。雖然成為模特兒並不是
      喬的夢想, 為了能去法國, 她便同意前行了。這部電影裡最精彩的並不是他們倆後來發展出來的戀曲, 而是本片出名的舞蹈及音樂。 


黃昏之戀 (Love in the Afternoon) 片名: 黃昏之戀 (Love in the Afternoon)一九五七年 Allied Artists 電影 導演: Billy Wilder 主演: 蓋瑞古伯 (Gary Cooper)、 奧黛麗赫本、墨利斯查佛利 (Maurice Chevalier)。 故事大綱: 一個私家偵探的女兒愛上她父親正在調查的一個中年花花公子的故事。 


綠廈 (Green Mansions) 片名: 綠廈 (Green Mansions)一九五九年米高梅電影 導演: Mel Ferrer 主演: 奧黛麗赫本、安東尼柏金 (Anthony Perkins)。 故事大綱: 一個政治流亡者為了援助一個對抗殺害他父親的刺客在委內瑞拉的叢林裡尋求金礦。 在這裡他遇見了內心純真如孩童, 卻被當地居民誤以為是邪魔而打算
      將其縱火燒死的 Rima (赫本飾) 的故事。 


修女傳 (The Nun's Story) 片名: 修女傳 (The Nun's Story)一九五九年華納電影 導演: Fred Zinnemann 主演: 奧黛麗赫本、彼得芬奇 (Peter Finch)。 故事大綱: 嘉百列 (Gabrielle Van Der Mal) 進入一個比利時的女修道院而成為修女路加。在比利時剛果醫院曾幫助過扶雋納提 (Dr. Fortunati) 醫生的年輕修女路加 
     (赫本)  在二次大戰爆發後, 卻因為一些規條, 讓她無法再介入, 而使她面臨一些心靈上的掙扎。 


恩怨情天 (The Unforgiven) 片名: 恩怨情天 (The Unforgiven)一九六十年 United Artist 電影 導演: John Huston 主演: 奧黛麗赫本、波特藍斯特 (Burt Lancaster)、奧迪莫菲 (Audie Murphy)等人。 故事大綱: 故事發生在一八五十年。一個家庭領養了一個小女孩。 之後卻發生一個印地安部族聲稱這個女孩子(赫本飾)其實是他們的一個孤兒。 


第凡內早餐 (Breakfast at Tiffany's) 片名: 第凡內早餐 (Breakfast at Tiffany's)一九六一年派拉蒙電影 導演: Blake Edwards 主演: 奧黛麗赫本、喬治派伯 (George Peppard)。 故事大綱:一心一意想嫁入豪門的高級應召女荷莉(Holly, 赫本飾)和搬進她住的公寓樓下的一個被富婆包養的窮作家相識進而相戀的故事。 



雙姝怨 The Children's Hour (The Loudest Whisper) 片名: 雙姝怨 The Children's Hour (The Loudest Whisper)一九六二年 United Artists 電影 導演: William Wyler 主演: 奧黛麗赫本、雪莉麥克林 (Shirley MacLaine)。 故事大綱: 一個私立女子學校的二位老師(赫本和雪莉麥克林分飾)被一位學生惡意中傷, 指控二名教師之間有同性戀的關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qcm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